軸承安裝前的內部間隙(原始間隙)與安裝后達到運行溫度時角接觸球軸承內部間隙(稱工作間隙)不同,前者大,隨著應用場合的不同,很多要求負運行間隙,即施加負荷,這種預負荷是為了保證KOYO軸承在配合時所用負荷條件下防止由于打滑而造成損壞。
主要作用:提高軸承剛度,減少運行噪聲,補償運行中磨損所增大的間隙,提高軸的引導精度,為此而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
預壓力往往是主要指標(額定動負荷Cr)系數,最佳預壓負荷還需先計算預壓力,經試驗證實不斷修正后確定常規值,通過不同的調節方法實施。
在所有KOYO軸承過早損壞的情況中,大約25%是由于安裝不當或使用不正確而引發的。各種應用場合可能需要用加熱、機械或液壓安裝方法來正確而高效地安裝軸承。選擇適合應用場合的安裝方法將幫助軸承延長使用壽命,并減少因角接觸球軸承過早失效和對應用場合造成潛在損害而帶來的成本。
油浴加熱軸承,這種方法可能會污染KOYO軸承,導致軸承過早損壞。 如今感應加熱是加熱軸承最常用的手段,這是因為其控制性、效率和安全性都很高。一些軸承廠家確定了用于軸承應用的感應加熱器研發標準。 軸承感應加熱器具備很多功能,有助于預防在加熱過程中損壞軸承。
一般情況下中小型軸承大多采用冷安裝。 傳統上,KOYO軸承是用錘子和一段舊管子安裝的。這一做法可導致外力經過滾動部件傳遞,從而損壞滾道。角接觸球軸承安裝工具將外力施加于采用壓配合的軸承圈,有助于防止軸承損壞。
軸承是在軸承安裝中使用液壓技術的先驅,這些技術包括注油法和驅緊安裝法。這些方法能幫助簡化軸承配置,有助于正確而簡便地安裝軸承。 軸承公司還開發了許多用于軸承液壓技術安裝的工具和設備,使這些液壓技術付諸實施。
往軸上安裝軸承前,必須先拔下角接觸球軸承外套的固定銷,同時將軸頸表面打磨光滑干凈,并在軸頸處涂油防銹兼潤滑(允許軸承在軸上有稍微轉動)。
在軸承座與軸承配合面涂潤滑油,把軸承裝入軸承座內。然后將裝配好的KOYO軸承與軸承座一起套在軸上.推至所需位置處進行安裝。
固定軸承座的螺栓先不要擰緊,要讓KOYO軸承外套在軸承座內能轉動。同樣裝好同一根軸上的另一端軸承和座,將軸轉動幾圈,讓角接觸球軸承本身自動找正位置后。再將軸承座螺栓緊固好。